全球及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工业软件是在工业领域里应用的,旨在提高工业研发设计、业务管理、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水平的相关软件与系统。
工业软件是工业产品的一种,被视为高端工业产品,其定义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包括系统、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等。工业软件一般根据用途分类,主要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经营信息管理类: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SCM(供应链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FM、人力资源管理-HRM、资产管理-EAM等。其中,ERP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管理软件,它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研发设计类:用于提升公司产业设计和研发的效率,包括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仿真)、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这些软件工具在产品研究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产品研究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生产管控类:MES(制造执行系统)、MOM(制造运营管理)、APS(先进计划排程)等。这些系统主要使用在于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帮企业提高制作的完整过程的管控水平,改善生产设备的效率和利用率。
嵌入式软件:是基于嵌入式系统模块设计的软件,用于实现别的设备的控制、监视、管理等功能。嵌入式系统往往是某个大系统或产品的一部分,例如汽车中的防抱死制动系统。
工业网络站点平台类:是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承载的APP为新型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其核心作用在于帮助工业公司提质增效降本,并增强企业在高端制造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工业软件能大大的提升研发设计效率、优化生产计划与排程、实现质量控制与检测、预测性维护以及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等。
目前,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和发展工业软件业务。
在中国市场,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工业软件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然而,国产工业软件在研发设计类领域仍较为薄弱,高度依赖进口。
国产化:随着国内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一些特定领域和场景的应用上。
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将推动工业软件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更精准和高效的生产与管理。
云端化: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将推动工业软件向云端迁移,实现更灵活和便捷的应用和部署。
生态化:未来,工业软件将更看重生态化建设,通过与其他系统和平台的集成与协作,形成更加完整和高效的工业生态系统。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和发展工业软件业务,市场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
客户需求多样化:不一样的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差异较大,需要工业软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政策支持:中国政府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给予了格外的重视和支持,为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场需求量开始上涨: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工业软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将为工业软件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软件在工业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市场现状和发展的新趋势都呈现出积极的态势。然而,工业软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需要企业不停地改进革新和进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从整体工业软件市场看,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占比较低,尚未出现能够完全掌控市场的企业。这表明市场仍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各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从细分市场看,中国CAD、CAE软件市场集中度较高,而中国制造执行系统(MES)行业市场集中度整体较低。
领军企业:用友网络、宝信软件、广联达等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类、研发设计类和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领域均有布局,且营收规模较大。
新兴力量:除了领军企业外,还有许多新兴企业正在积极进入工业软件市场,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来提升自身竞争力。这一些企业虽然目前市场占有率较小,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国外企业:在高端市场领域,国外工业软件巨头如Ansys、西门子和达索系统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一些企业有着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对国内企业构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工业软件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市,其中北京的工业软件上市公司最多。
中国工业软件上市企业中,用友网络、东华软件和宝信软件资本较为雄厚,处于第一梯队;远光软件、广联达、金蝶国际和中控技术处于第二梯队;其他注册资本低于5亿元的工业软件企业位列第三梯队。
近年来,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随只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以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工业软件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国内企业加大了对工业软件研发的投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团队建设,提升了工业软件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工业软件的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
工业软件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等制造业领域,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软件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格外的重视工业软件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旨在推动工业软件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市场应用。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由于近年的国际形势以及国内对工业软件的支持,工业软件国产化率水平将逐步的提升。未来,国产工业软件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替代和应用,提升中国工业软件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工业软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国内企业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升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工业软件行业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工业软件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新生力量擎动创新未来——2024 ABB杯智能技术创新大赛榜单揭晓
▪ 《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出炉:全球工业机器人突破四百万大关,中国市场独占鳌头
▪ 施耐德电气8.5亿美元收购Motivair,进一步巩固数据中心市场领先地位
▪ 《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出炉:全球工业机器人突破四百万大关,中国市场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