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监督助力项目建设提速
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压舱石”。聚焦重点项目,强化政治监督,既是纪检监察机关服务高水平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带头践行“两个维护”的重要现实检验。
王莽岭景区项目是晋城市打造文旅康养样板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民心工程,更是省市重点项目。该工程共有8个子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问题复杂多变。
“我们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突出性、复杂性、疑难性问题,深化运用‘调研+分析+建议’三步工作法,聚焦8个子项目立项、征拆、招投标等关键环节靠前监督,着力推动市、县有关部门跟进做好项目手续办理、要素供给、服务提升等保障工作,以强有力监督护航王莽岭景区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晋城市纪委监委政治监督室相关工作人员说。
目前,王莽岭景区各主要项目已建成运营,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推动完成锡崖沟村180套安置房不动产权证书发放工作,解决了关乎百姓民生的要事实事,让“安置房”变成了“安心房”。
“省纪委监委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制定了《关于聚焦重点领域明显问题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的工作方案》,聚焦重点领域部门履职履责、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明显问题、反馈问题的整改推动、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等四个重点任务,按照‘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抓好营商环境’工作思路,同步推进‘查点’‘治线’‘督面’和问题线项许可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实现市县两级政务大厅进驻事项‘全覆盖’。”
在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晋城市取得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绩。2024年该市在连续四年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基础上,更是把开展重大经济活动监督调研、市县两级“第一议题”执行专项检查、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具体事项与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开展常态化监督。2024年,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行为159起,深入推动“两不一欠”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问题化解率和拖欠非公有制企业账款清偿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坚决维护了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重点项目建设周期长、责任主体多、职权范围广、监督难度大,为推动长效长治,晋城市纪委监委着力构建闭环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找到精准发力的切入点,着力在“干”上破题、“实”上发力、“效”上赋能,全方位监督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
围绕进一步拧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晋城市主动将政治监督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任务,坚持政治监督与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同谋划、同部署,细化量化监督任务和监督措施,将监督清单、检查情况、察觉缺陷、整改推动等多要素深度集成,全程跟踪检视。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立足职责定位,紧盯各项监督任务开展“嵌入式”日常监督,透过业务看政治、透过现象抓本质,着力发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责任落实不到位、拖延设卡、损害营商环境等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消除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痛点,集中时间精力快速推进项目建设。2024年,晋城市纪委监委聚焦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督促建立任务清单180项,纠正落实不力问题1168个,打通项目堵点111个,有力保障政策落实、项目落地。
“重点项目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随着我省吹响了重点项目建设的‘冲锋令’‘集结号’,我们将跟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年’护航行动,进一步强化执纪问责,对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推诿扯皮贻误工期等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等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于违纪违规问题严肃查处,不断推动重点项目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晋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