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打造AI赋能督导新模式启动教学质量提升新引擎
从2022年底AI语言模型ChatGPT横空出世,到今年年初视频生成模型Sora的到来,人工智能前进的脚步慢慢的变快,各行各业都可以感觉到:一个新的AI时代已到来。
我国正在加快布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为落实国家战略,推动高等教育和AI融合发展,3月,教育部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4月,公布了首批18个“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7月,又启动了第二批案例征集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重塑教育形态、推动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专题,我们将通过对专家、高校和相关企业的采访,从适应未来时代需求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高等教育利用智能技术在支撑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教育学生的方式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实践,藉此与业内同仁一同推动高等教育和AI的融合发展,助力教育数字化建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高校督导工作,建成课堂教学智能督导中心,以提升管理效能,实现对教学过程全面、精准、实时的监督和评价,助力学校“人工智能 + 教育”标杆大学建设,推动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教学督导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面对当前教育发展新局面,传统的督导模式在听课方式、数据采集分析、评价反馈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为满足督导与管理者的不一样的需求,督导中心通过“两端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多角色分权限巡课,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数据的跟踪分析,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其中,“督导端”专注于为督导们提供便捷、智能的课堂巡查体验,通过一键加入评课计划,即可制订个人专属评课计划表;“管理端”旨在辅助管理者实现对全校授课、督导情况的有效监督,通过3D建模学校主体教学楼,辅助管理人员快速查看指定教学楼内的授课情况,并提供包括全校考勤结果、作业提交情况、课程评价数据、全校课程质量等级划分等全面的教学数据分析展示。
督导中心还实现了与学校录直播系统的无缝对接,并与教务课表数据保持同步,不仅支持对线上授课过程的全面巡查评价,同时也能够覆盖线下课堂。督导能够最终靠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对全校线上线下直播授课的教务课程进行督查,还能通过你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点播课堂教学录像。在回看过程中,可以灵活插入评语,实现对全校课程的精细化线上巡课督查。督导中心完成了多来源数据的深度整合,对接课程教学大纲、知识图谱、教师教学档案、获奖档案等数据,让督导在查看视频时可以同步浏览,快速熟悉教师有关背景,以提供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基于校内师生自研算法资源,督导中心利用人脸识别、人体识别及人体姿态模型实现不依赖于摄像头硬件的行为分析,通过软件算法对课堂行为进行智能识别,自动计算到课率、前排率、学生课堂行为等数据,识别学生的身体姿态和动作并判断其是否在认真听讲、做笔记或存在别的行为,丰富了课堂过程评价数据,实现了课堂教学智能化管理。此外,督导中心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校教学数据来进行统一整合及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将海量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从多个角度为教学质量监督提供了全面、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数据驱动决策,创新督导评价管理模式,达到以督促教、以督促学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这段采访火了:长剑-10甲打法国人手里的法棍,长剑-100打法棍上的苍蝇
“宝玉”欧阳奋强发文悼念郑铮:愿鸳鸯姐姐在天堂一切安好,缅怀永远的朋友
蔚来三季度亏损50亿元,交付创新高!李斌:目标明年销量翻番,2026年盈利
从痛骂微软“营销婊”,到与昔日伙伴决裂:马斯克与OpenAI的“爱恨情仇”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